西晉的清談家們維持奢華荒淫的生活必然需要大量金錢,所以他們極度貪財,不僅增加租賦、賣官鬻爵、枉法貪贓,甚至還親自收稅和經商,更有甚者派兵劫奪外國使者和來往商客,以積累巨額財富。 說到清談二字,給人最初印象好像是三五好友,志同道合,天南地北,無拘無束,閑侃神聊,人生快意事莫過于此?!翱煲庵履粲?,快友之事莫若談?!碑斘艺谙蛲@樣的清談享受時,腦袋里冷不丁冒出一個詞——清談誤國。清談誤國這個成語說的是以王衍為代表的西晉名士崇尚虛無、空談名理、無心國事、終至亡國的故事。將亡國之咎歸諸清談,既是當時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責和反省,也是后人評說這段歷史的共識,只是糟蹋了清談這樣一個詞匯。 王衍清談如何誤國 王衍臨死前說:“我雖不如古人,但是如果不是追求浮虛,努力為天下做事,絕不會弄到今天這個地步?!?/SPAN> 清談誤國的代表人物,首推王衍。王衍是當時朝中名士之首,出身顯赫的瑯琊王氏,不僅人長得漂亮,而且有滿肚子的學問?!妒勒f新語》里形容他長得俊美,手比白玉還要白,“處眾人中,似珠玉在瓦石間”。 王衍的才華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的。他不僅博學能文,而且極善表達。王衍14歲的時候,他父親任平北將軍,常有公文事務呈送京師,但不能得到及時答復,于是派當時人在京師的王衍直接去宰相羊祜那里申陳事狀,請求答復。王衍每次都表達得非常清楚明白,讓羊祜贊嘆不已。更難得的是,面對羊祜這樣位高權重的一時之杰,少年王衍沒有絲毫的自卑低下的神色,始終不卑不亢,在場的人覺得十分驚異,都說他是一個奇士。 王衍除了身世、相貌、學識為世人所稱道外,他的高尚道德也被當時人津津樂道。晉武帝的岳父楊駿,很是欣賞王衍,要把女兒,也就是皇后的妹妹嫁給他,但是王衍鄙視楊駿的為人,故意裝瘋賣傻,推掉了婚事。他淡漠錢財,不僅經常周濟別人,還經常將借出去的錢財一筆勾銷,不讓人還。他為表示淡漠錢財,從來口不言錢,但他妻子卻很貪財,為了試探他,逼他說出“錢”字,趁他睡覺的時候,讓奴婢用錢繞床幾圈。王衍早上無法起身出來,就大呼奴婢:“舉卻阿堵物?!薄鞍⒍隆睘榱瘯r口語“這個”,他喊的是“把這個東西給我移開”。后世遂以“阿堵物”來指代錢。 王衍最著名的還是清談,可謂能言善辯。開始他好談國事,說得頭頭是道,但是晉武帝卻因此以為他有治國之才,讓他做遼東太守,去守衛邊疆。當時正值遼東戰事,他嚇得趕緊推掉。從此緘口不論世事,只談虛說玄,不著邊際,這也是當時的一個風氣。王衍由于對老莊有很深的研究,所以談吐比他人都要深遠,更加虛無飄渺,不久就聲名鵲起,名動當世,成為名士領袖。在他的推動之下,崇尚虛無的清談之風更盛。王衍有時候侃侃而談,得意忘形,不小心說錯了話,但他能毫無愧意,順口改過來,當時人稱贊他能“口中雌黃”?!翱谥写泣S”、“信口雌黃”作為成語一直流傳到今天。 王衍的家世名氣,使他很年輕就做到高位,他的避實就虛、清談玄理使他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游刃有余。他先后擔任尚書仆射、尚書令、司空、司徒等要職,在他的影響下,這種只清談玄虛、自命清高、講究風度、恥于實干成為西晉的政風、官風,朝野翕然,后進之士,莫不景慕。清談成為時尚,國勢每況愈下。 不久,西晉發生內亂,邊境游牧民族乘機入侵,王衍被推舉為大元帥。他極力推辭,不知道怎么辦好,只能逃跑,可逃跑他似乎也不很在行,沒多久就被石勒大兵追上。石勒本是奴隸出身,對于當朝第一名士非常仰慕,待之以禮,稱呼他“王公”,與之相見,詢問西晉朝內情。王衍陳述西晉發生禍亂及失敗的根由,鞭辟入里,切中要害。石勒聽得很投入,兩人談了很久。王衍也借機替自己開脫,說自己從年輕時起就不參與世事,只想做點學問,迫不得已才出來做官,西晉的失誤和自己沒有關系,并勸石勒稱帝。石勒勃然大怒:“君名蓋四海,身居重任,年輕時就出來做官,一直做到今天滿頭白發,怎么敢說不豫世事?敗壞天下,正是君罪?!笔漳罴巴跹苁谴竺?,不忍用刀子殺他,讓人將墻推倒,把他壓死。王衍臨死前說:“我雖不如古人,但是如果不是追求浮虛,努力為天下做事,絕不會弄到今天這個地步?!?/SPAN> 王衍的臨終哀嘆成了清談誤國的絕佳注釋。如果普通百姓空談玄遠,縱使無益于己,也不會誤國。但在朝廷執政、負有最大責任的達官也只是清談玄理,不屑綜理世務,則不僅害己,還會誤國。 清談成為腐敗的遮羞布 王衍雖口不言錢,卻縱容妻子貪贓聚斂。他很早就感覺天下將亂,積極為家族布置退路。 如果以為王衍只會高談闊論、不務世事,只是錯誤闖入政壇的一介書生的話,那就錯了。讓我們再來看看王衍治家的本事,就能看見他精明強干的另一面。王衍雖口不言錢,卻縱容妻子貪贓聚斂。他的幾個兄弟,王戎、王敦、王澄,都以名士自許,但一個個聚斂無度,廣置園田水碓,富甲當世。 僅僅說能致富還是小瞧他了,他們兄弟幾人在錯綜復雜的八王之亂中,周游各方勢力,游刃有余,一個個扶搖直上,王衍更是幾乎擔任過當時所有的重要職務。在天下將亂之際,王衍展現了極高的政治洞察力、高超的政治布局力和果斷的執行力。他很早就感覺天下將亂,積極為家族布置退路。他任命其弟王澄為荊州刺史,族弟王敦為青州刺史,并對二人透露自己的意圖:“荊州有江漢之固,青州有負海之險,你們二人手握重兵控制兩地,我留在洛陽居中策應,可謂狡兔三窟?!蓖瑫r他還派另一個族弟王導輔佐瑯琊王司馬睿出鎮建鄴。正是在他的布局下,在西晉滅亡后,瑯琊王氏在江東開辟出“王與馬,共天下”的政治格局,確立了瑯琊王氏頭等門閥的地位。 清談家們的奢腐生活是建立在勞動人民的極度痛苦之上的。一方面,維持奢華荒淫的生活必然需要大量金錢,所以清談家們都極度貪財,不僅增加租賦、賣官鬻爵、枉法貪贓,甚至還親自收稅和經商,更有甚者派兵劫奪外國使者和來往商客,以積累巨額財富。另一方面,要把大量百姓變成奴仆,來供養他們。王戎有“家僮數百”,石崇有“蒼頭八百余人”。他們對這些奴仆更是隨意欺凌殺戮。王濟用人乳喂豬,又用人乳蒸豬肉。王愷請客,令女奴吹笛助興,女奴在演奏中稍有差錯,王愷就令人當場拉下臺階打死。石崇讓女奴向客人勸酒,只要客人飲酒不盡,就命人將女奴當場殺死……這些做法都已經到了滅絕人性的地步。殺王衍的石勒家里還是羯族部落的小頭目,也被他們掠賣為奴,還反復轉賣,終于揭竿而起。清談家們自己為自己掘了墳墓。 清談虛無成了一些士人最好的避風港 他們口談虛無,做官則照例署名,不擔任何責任 清的本義是水清澈,與“濁”相對?!墩f文解字》說清為澄水之貌。段玉裁注曰:“澄而后明,故云澄水之貌?!泵献釉唬骸皽胬酥遒?,可以濯我纓?!薄扒濉币恢庇脕硇稳菁儍艏儩嵉难孕?,最初人們用“清”來形容議論和言談,是稱贊東漢后期士人們不滿外戚宦官專權,或直言上書,或通過議論來形成輿論力量,希望“澄清天下”的“匹夫抗憤,處士橫議”的清議運動。 其實辯論求理在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中早有淵源,如戰國時代的“百家爭鳴”、東漢時期的“奪席談經”,這樣的析理問難思辨交鋒也推動了學術思想和抽象思維的發展。這樣的學術交流方式運用到政治評論上,開始只是政治人物的抗爭方式,后來發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。特別是當時察舉的選官制度在這種風氣影響下,出現了“以名取人”的傾向?!扒遄h”就是一種成名的捷徑,所謂“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”。本來是一些特立獨行的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,不顧安危鞭撻時政的“清議”,逐步變為熱衷仕途,刻意培養所謂名氣的“清談”。但是“清”對學識、才智、德行、節操、風度、政績都有要求,這樣的要求在清談之風氣下越來越高,許多達不到標準的士人通過一些刻意的行為來展現這樣的清高,于是出了很多鬧劇。 早在漢末就出現了一些名不副實的清談名家?!逗鬂h紀》就記載一些士人“入見其人,清談干云,出觀其政,賞罰淆亂”?!逗鬂h書》也記載:“孔公緒清談高論,噓枯吹生,并無軍旅之才,執銳之干?!比龂鴷r曹操喊出“唯才是舉”的口號,提出哪怕“負污辱之名,見笑之行,或不仁不孝”,只要有“治國用兵之術”就要舉用,就是針對社會上的清談不實之風。 后漢士風的轉變主要在“黨錮”的打擊,士人們不再談實際問題,轉而標榜老莊,談虛論無。司馬氏以殺奪手段建立晉朝,更以高壓手段鎮壓敢于抗爭的士人。幾經殺伐,士人膽寒,前路茫茫,不知路在何方。阮籍常一個人駕著木車游蕩,率性而行,不管方向,沒有路了,則慟哭而返。劉伶也常常乘坐鹿車,漫無目的在荒野漫游,車上裝著酒,車后跟著仆人扛著鍬。劉伶對仆人說:“我喝到哪里,醉到哪里,死了,你就挖個坑,把我埋進去?!甭吩诤畏??“獨坐空堂上,誰與可歡者!”“終身履薄冰,誰知我心焦!”阮籍仰天長嘯,哀嘆“時無英雄,使豎子成名”。 清談虛無,就成了一些士人最好的避風港??谡勌摕o,做官則照例署名,不擔任何責任成了士風官風。徹底喪失理想的士人們,最初或許用放蕩奢靡來麻醉自己,后來竟深深陷了進去,不可自拔。糖衣炮彈是最好的腐化劑,最終一個個貪鄙成性,爭利斗富到了無所不用其極,演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腐朽混亂的一幕話劇,大亂已是無可避免,只是苦了天下萬千百姓。 早年的石崇也曾是一個勤奮上進的好青年,從其留下的大量詩句,能看到他早年的理想,也能看到其后思想的徘徊和無奈,最終還是徹底墮落。晉武帝時期的傅玄曾說:理想幻滅之后,“虛無放誕之論盈於朝野,使天下無復清議,而亡秦之病,復發于外矣?!辈涣弦徽Z成讖,西晉終于在清談之風下亡國。 清談之風中,頭腦清醒的實干者最可貴 實干者何充回答:“我不看公文,你們這些清談的人靠什么生存!” 在清談之風的影響下,凡是放棄職責對公務漫不經心的人,都享有盛名。誰要認真做事,就會被嘲諷,被排斥。所幸始終還有一批認真干事的人。如王濛、劉惔與支道林結伴去找何充一起談玄,何充卻照舊處理公文。王濛問他何必埋頭不起?何充回答:“我不看公文,你們這些人靠什么生存!”還有桓溫冒雪圍獵習武,劉惔嘲笑他,桓溫回答:“我不如此,你們哪有機會安坐清談?!闭鞘冀K有這樣一些名士努力做事,才能讓國家在危難中再起,在江東創立新的局面。 劉琨早年也是生活浮華放蕩,好老莊之學,為“二十四友”之一,也曾參加過石崇的“金石雅集”。但是在國家大亂之后,看到滿目瘡痍、白骨橫野的慘象,他醒悟了。劉琨在左右強敵環俟的并州艱難地獨撐,安撫流民,發展生產,竟在國家失去江北土地之后,在并州打出一片新的天地,雖然最終壯志未酬,卻終于贏回了后人和歷史的尊敬。文天祥詩云:“中原蕩分崩,壯哉劉越石。連蹤起幽并,只手扶晉室?!?/SPAN> 西晉的清談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,人們可能更容易看到其高雅氣度的一面,而有意無意地加以模仿,特別是發現其可以掩蓋自身做事不敢負責任和其他一些東西的時候,便有意無意地加以利用,但最終還是會害己害人。只有勇于面對,敢于承擔,踏實做事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利己利國。 東晉之范寧、明之顧炎武、清之趙翼都曾針對他們時代的清談風尚,提醒大家汲取西晉清談誤國的教訓。趙翼所言:“風氣所趨,積重難返?!边@個教訓很值得后人反復學習,認真汲取。 |